7月流行词报告:除了吴亦凡和奥运会,年轻人还在说什么?

DT财经 DT财经

2年前

收藏 收藏 0

点赞 0

【摘要】:整天yyds的年轻人都在说什么?

作者 | 张晨阳

暴雨、台风、奥运、吴亦凡……七月是不平静的一个月,现实世界里上演种种魔幻事件,不断传播、发酵、反转,在互联网上,这些热门事件以碎片化的形式进入赛博空间与公众记忆。

上周末,DT君向读者发起一项流行词调研:7月热词有哪些?我们通过此次调研,以流行词为切口,对7月流行事件进行梳理与探讨:这些事件带来了哪些流行关键词?年轻人都在关注什么?为何关注?

在此次调研中,共有388位读者向我们提供了有效的答案,其中90后(22.2%)、95后(34.8%)、00后(29.1%)占比最多,女性接近7成(67.5%)。

7月份被提及频率排名前20的热词中,我们曾就人类高质量男性单独做过传播分析,其他的词语,我们根据内容大致将其分成三类:奥运会相关、吴亦凡相关、河南暴雨事件相关。

以下,我们将围绕它们展开分析和讨论。

01

关于奥运:只要能赢,那就yyds

在6月热词中,yyds(永远的神)被提及频率最高。7月,yyds再次登顶,以绝对优势成为DT读者心中的流行词TOP1。

7月23日东京奥运会开幕之后,yyds就和奥运紧紧捆绑。我们采集了微博7月24日至31日含有“yyds”的热搜话题,其中有18个yyds热搜都与奥运相关。

热搜话题的内容主要有两种形式:

一种是“夺得奖牌的运动员+yyds”。如拿下了这届奥运会中国首金的射击运动员杨倩,在夺奖当天就有#许海峰夸杨倩yyds#的话题阅读量达到963.6万。随后,在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赛中杨倩和杨皓然组合再次夺得金牌,没多久#杨倩yyds#直接冲上热搜。

第二种形式则是#XX运动队yyds#,大多是传统优势运动项目,如中国跳水队、乒乓球队。

在以国家为单位的竞技赛场上,观众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集中爆发,胜负欲、荣誉感,通通转化为对运动员和运动队的高度期待。“赢”变得重要,“能赢”的运动员,就要给出最高规格的夸奖。

“yyds”和“拿来吧你”,凭借其简单直白、朗朗上口、情绪饱满的特性,把运动员捧上神坛。

但永远的神也无意中弱化了他们作为“人”的多面性和弱点——拿金牌变成理所当然,争第一变得轻而易举。

尽管运动员更立体的一面也逐渐被发掘,施廷懋的怼人、00后“齐汐组合”的害羞、杨倩的比心、全红婵的游乐园和王者荣耀……但细看这些话题的主人公,大多在此次比赛中夺冠或破纪录——多数观众对运动员金牌之外的关注,究其根本还是建立在冠军与金牌的基础上。

在失利和名次不尽如人意的项目上也有关于yyds的话题,如#许昕刘诗雯yyds#、#谌龙yyds#但阅读量较少、也没有上过热搜。更有甚者,有些拿了银牌的运动员,因为没有满足大家对“拼搏精神”的想象与期待,收到了众多网友的“失望”。

02

关于吴亦凡事件:荡男羞辱与理性讨论

吴亦凡事件几乎持续了整个7月。在与此相关的所有热词中,排名前三的依次是“吴签”“你忍一下”和“我的很大”,全部来自于都美竹微博上爆料的与吴亦凡的床事细节。

而按照性别来看,女性更倾向于“吴签”是7月热词,男性则更爱“我的很大”。

我们发现,在吴亦凡事件的传播中,无论是推进发展还是话题引爆,男性的床笫之言、私人信息等性色彩浓重的梗成了最大的传播点。

关于强奸、侵害未成年人等更严肃的议题、更严重的情节,在八卦、隐私、丑闻等娱乐化、负面化的信息推动下,得到了更广的传播和更大影响。

在知乎上,“吴亦凡怎么证明他的不是牙签”问题的浏览量和关注者,和事件本身“怎么看待吴亦凡都美竹事件”的问题,几乎拥有一样的高流量。

如同写一篇文章,先从中摘取猎奇的刺激点,用一个噱头十足的标题党吸引人的眼球,点开之后才发现,内文的重点实则是更严肃的社会议题。在性调侃之后,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好的现象:公众对于顶流权力的质疑、不满;女孩帮助女孩的力量;法律上关于性同意的认真探讨……

不可否认,如果没有前面的性细节爆点推波助澜,这些后续的反思与行动,或许达不到如此高的热度和关注度。

但值得思考的是,在这场全网对吴亦凡的口诛笔伐狂欢中,多少人是因为对“讨伐吴亦凡绝对正确”的跟风盲从,为了骂战而骂战;又有多少人,仅仅将热情停留在对当事人尺寸的“荡男羞辱”上,并通过这种羞辱,完成自己与渣男吴亦凡的阵营划分。

03

关于河南暴雨:年轻人的在线救援

河南暴雨及其引发的一系列事件,也成为年轻人的7月记忆。

在被提及频次排名前20的7月流行词中,有4个关键词都与之相关:河南暴雨、郑州、鸿星尔克、野性消费,分别排名第七、第十三、第九、第十二。

从调研结果来看,00后更关注娱乐事件,提及吴亦凡、人类高质量男性的频率较高,80后、85后还停留在躺平系关键词中,90后提及河南暴雨相关词汇的比例均高于其他年龄段。比如,受访者中90后占比为22.2%,但提及了“鸿星尔克”关键词的人中90后占比高达38.9%。

面对这次突发事件,年轻人的关注也不止停留在口头的加油上,他们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线上救援。

腾讯文章《一个救命文档的24小时》中提到,在河南暴雨发生后,女大学生Mento发起了一份名为《待救援人员信息》的腾讯文档,在24小时内,这份文档通过线上传播,收集河南各地的救援信息,成为一个迅速、高效的救命表格。

网友曾表达看到“多人协作”光标闪烁时内心的感动:“协作光标像sos那样闪,能把人看哭。”

同时,由河南暴雨事件连锁,关键词鸿星尔克和野性消费走红。

起因是鸿星尔克在自己的官方微博发布了向河南灾区捐赠5000万元物资的消息。

相比其他一些企业/明星捐款没那么多却全网push直冲热搜,鸿星尔克官微的评论区冷冷清清。路过的网友忍不住为之着急,开始自发为之转发宣传。

48小时内,鸿星尔克登上微博、B站、抖音等多平台的热搜,意难平的年轻人还同时冲向鸿星尔克的直播间,为它野性消费。

在这种情况下,直播间除了连接买家与卖家、金钱与商品,还在年轻人与老牌国货之间,形成了一条情绪共鸣的通道。

发现没,那些我们曾经认为用于提升生产力、消费力的冰冷“工具”,正在成为年轻人网络救援、传达善意的重要途径。你颤抖着在屏幕前敲出的、用冰冷代码构建的虚拟空间,从另一个角度看,或许也是最有效最及时的救援方式。

流行词调研来到第二个月,我们能明显感觉到,流行词跟重大事件紧密相关,它更像是一种记录,可以让当时当刻的社会情绪跨越时间、继续延展。

这些被记住的词,也证明重大事件对年轻人的影响不止于当下。

社交网络让不在现场的年轻人,有机会深度参与到重大事件中。他们毫不犹豫地展示自己对运动员的喜爱、对受灾地区的关注、为之打钱,也毫不退缩地痛斥饭圈乱象,表达对顶流权力的不满。

当下的情绪、态度,都被抽取出来,以流行词的形式,成为一个个传播元,茁壮扩散,最终脱离事件,独立成长。但在遥远的未来,它们都可能成为打开事件记忆的一把钥匙。

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: DT财经 发布,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,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,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,谢谢!

点赞

0

-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-

继续浏览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

畅言一下
0/1000
全部评价
DT财经

DT财经

微信公众号:DT财经

查看该作者更多文章 》

扫一扫

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